姚花春酒系列价格低廉,口感醇厚,回味悠长,深受消费者喜爱。“十三香”是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公司生产的十三香系列产产品已获得国家专利,并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查,是中国驰名商标。
河南,古时称中州,自古便享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美誉,是一个来了都说“中”的地方。
姚花春1973梅香酒价格
在这片中原大地上,酒的历史可谓相当久远,再加上河南本地粮食丰富,这些种种都为河南白酒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多年时光流转,产下的美酒数不胜数。
只是可惜,曾经河南省内出现了多起假酒事件,以至豫酒名声下滑严重,连很多名酒都受到了连累,直到如今,很多酒友都直呼:不喝河南酒!
今天就来说说河南的这2大“可怜酒”,曾经也是家喻户晓、名动中原,辉煌时期,不少人外地人去到河南,都会想尽办法带上几瓶回家,但是如今这些老酒,已经是千金难寻了,一代名酒落得个近乎绝迹的地步,这究竟是谁之过?
张弓酒
这款酒号称是“过气的明星豫酒”,想当年,真是风光无限。
脚下守着粮食地,头上顶着全国低度酒的名号,先进的技术甚至引得茅台、五粮液栖身学习,一句“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更是令其走上巅峰。
那个时候,谁家饭桌上要是能有一瓶张弓,那一定很有面子!
可惜,本该发展顺风顺水的它,被“人”拖了后腿,建新厂时,硬生生往里塞了很多“关系户”,整天疲于利益争斗,北厂南厂打得不可开交,经历了几次停产改制,都没有使此种情况得到好转,不得已下,只能拍卖重组。
说起来,张弓也是曾名满中原的老牌名酒,可现在无论是豫酒金花,还是豫酒银花,都已经完全看不到它的身影了,实在令人唏嘘。
蔡洪坊酒
此酒的文化起源甚早,商朝时就有了酿酒的记录,繁荣于宋,据传在北宋时期,一大文豪欧阳修还曾用“一饮百盏不言休,酒酣思逸语更遒”来称赞它。
它一直对外的宣称就是“坚守老工艺,只做纯粮酒”,酒厂内有着600年的酒窖池,在酿酒技术上,借鉴的是宜宾五粮液,以生产浓香型白酒为主。
只是发展到现代,越来越少人听说过它,说到底,还是自身缺乏宣传的缘故,别说外地人了,如今想必是连河南当地人,听过“蔡洪坊”这个名字的,都不多了。
对于大河南来说,那些承载了无数记忆,创造了无数辉煌的酒远不止这2款,还有四五老酒、兆丰贡酒、姚花春酒、红旗渠酒等等。
细细想来,这些酒落得如今不为人知的地步,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经营不当,它们或是因为自身定位不清,或是因为宣传不善,在广告经济飞速发展的那些年里,它们被各种广告酒压得抬不起头,最终连仅存的本地市场份额都被抢占了。
其实不光是豫酒,直至今日,全国各地仍有很多好酒都面临着“走不出去”的困扰,比如山东的一品景芝、河北的迎春酒,广东的长乐烧等等,就连素来以盛产美酒著称的川贵地区也没能幸免,四川的全兴大曲、贵州的君中元私藏酒皆是如此。
就拿这款君中元私藏酒来说,是一款正宗的传统大曲坤沙酱香酒,酿酒人是酱酒大师李兴发弟子,曾传政曾老严格把控酿造,100%纯粮,无一滴外来添加剂物质。
原料选用的是精心挑拣的红缨子糯高粱,颗颗坚实、饱满、均匀,富含单宁,用这种高粱酿酒有两点好处:
一是能够在酿酒过程中产生丁香酸和丁香醛等香味物质,使酒更加芳香迷人;二是只有这样的高粱,才能经得起传统古法工艺12987的多轮次翻烤。
最终,耗时1年,在极其严苛的环节中酿出新酒,再用6年时间窖藏淬炼,使得酒体越发老熟。
喝到口中,能够深切体会到老酒酒液成团不散的香醇丝滑,酒香也是层层递进,酱香、窖香、花果香相继铺开在舌面,协调且丰富,下喉入肚,更是说不出舒爽。
别看它的酿酒人名气斐然,但由于酒不善宣传,导致品质虽好,却一直在外地名声不大,这一点,与蔡洪坊殊途同归!
写在最后,无论对于豫酒,还是对于来自其他地方的酒而言,拥有一个和谐竞争的环境都至关重要,不过,在机会来临之前,维护好自身酒质,才是品牌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姚花春52度酒全部报价
上溯东汉时期,姚家花园为皇家行宫御花园,北邻酒坊为专酿青梅贡酒以供皇室饮用。姚花春酒业即坐落在当年皇家酒坊旧址的古蔡河畔,独得故河道地下矿泉之灵气,集腊梅零落成泥的花瓣辗作融入清纯浓酽的甘露琼浆之中,使人望杯生津。
明代孙子良在游历鄢陵柏梁镇著名的姚家花园后,赋诗《鄢陵怀古》说道:“鄢陵原上草连坡,匹马行行奈远何;百里桑蔴粘两足,满园桃李得春多。
篯锵遗冢烟霞里,从草荒台麋鹿过;更向郭中寻故事,邑人偏解说甘罗”,说明了当时许昌鄢陵柏梁镇姚家花园以腊梅盛誉天下的情形,因姚花春酒厂旧址与姚家花园毗邻,故“姚花春”品牌即由此而来。
扩展资料:
商标由来
1975年2月,根据许昌市鄢陵县革命委员会下文的正式文件,我们开始征地筹建鄢陵酒厂,当时投资45万元、占地43亩、职工78人,到1978年5月历经三年三个月全部工程竣工。1979年1月我们正式投入生产,当时我们的酒厂叫鄢陵县酒厂,主要生产“陵溪牌”白酒。
1983年10月与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达成技术协作,引进四川五粮液先进生产工艺,并结合传统酿造古法研制生产新一代产品,共开发出高中低各个档次产品40多款。
1984年,省第一轻工厅在豫计基字(1984)191号文件中批准在100吨基础上扩建形成1000吨生产能力,同年许昌鄢陵县政府以鄢政(1984)205号文件批准将“鄢陵县酒厂”更名为“国营鄢陵县姚花春酒厂”; 而直到1985年才正式注册成功了“姚花春”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