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物理退热、预防褥疮的作用,按照酒精浓度不同,其用途也有所不同。
医用酒精主要可以分为浓度分别为30%,40~50%,75%和95%。虽然浓度不同,但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
1.30%的酒精主要用于发热的物理降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儿童、酒精过敏者等不能适应这种方法降温。
2.40~50%的酒精主要用于预防褥疮,用法是将酒精倒手中,按摩受压部位,可以起到预防效果。
3.75%的酒精,75%浓度的酒精可用于皮肤和体表消毒,或者餐具和手部的消毒,但是不能用于黏膜和大创面。
4.95%浓度的酒精,主要用于医疗设备的消毒。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使细菌失去活性,从而做到杀死细菌,如果是浓度过高的酒精杀菌的效果也会减弱。
酒精的作用有消毒灭菌、物理退烧、预防褥疮等。
25%~50%的酒精临床上可以用来物理退热,不断擦拭身体达到降温的目的。
40%~50%的酒精可以用来预防褥疮形成,给长期卧床的人擦拭身体,不断翻身按摩。
70%~75%的酒精有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可以应用于皮肤消毒、医用器械消毒等。
95%的酒精可以作为燃料,实验室的酒精灯就可以使用。
酒精属于易燃物品,所以需要避光保存,放置在阴凉的地方。还容易挥发,注意密封保存。
酒精的作用与功效
酒精的作用与功效一般是治疗肿瘤、用作燃料和固定、消毒及物理降温等。
1、治疗肿瘤:将100%酒精即无水乙醇注射到肿瘤、囊肿及畸形血管内,使肿瘤和畸形血管细胞因血管内血栓形成、脱水、固定及蛋白质变性而造成血管闭塞,导致凝血性坏死。
2、用作燃料及固定:95%酒精常用作燃料,见于各种酒精灯、酒精炉,可用于病理组织切片的固定和脱水。
3、消毒:70%-75%的酒精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4、物理降温:25%-30%的酒精挥发更快,在挥发过程中带走体热,有利于散热。
使用酒精前,将周围的易燃易爆物清洗干净,不要直接喷在空气中。
经常涂酒精有什么危害
酒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液体制剂。它几乎是每个家庭里需要必备的一种消毒剂。家庭用医用酒精一般含量在百分之75,它具有很好的杀菌、消毒和清洁的作用。它用在皮肤粘膜组织和器具的擦试,但是如果用于皮肤表面,长期使用会有一定的危害性。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介绍。
经常涂酒精的危害性:
①、酒精具有超强的渗透力,能渗透到细胞体内,是其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使细胞脱水,皮肤就会渐渐失去弹性。
②酒精具有高挥发性,在带走皮肤热量的同时也带走了皮肤的水分,使皮肤的天然保湿能力及买免疫力降低,造成皮肤干燥,粗糙,皮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皮肤将会更快衰老。
③含有酒精的化妆品涂在皮肤上之后会有光敏反应发生,导致皮肤色素加重,产生难以逆转的斑点。
④由于细胞的适应性,在长期使用含有酒精的化妆品后,皮肤细胞就会对酒精产生依赖,而对不含酒精成分的化妆品产生排斥,这也就是为什么刚换了一个牌子的化妆品使用另一个化妆品会发生类似于长红点等的过敏反应。
⑤酒精会麻痹细胞,使细胞难以区分营养物质的优劣,从而会吸收一些对皮肤有害的物质,例如铅,汞等有害物质,让皮肤不再健康。
⑥酒精皮肤刺激作用,期使用,导致皮肤粗糙酒精皮肤影响同咖啡囚尼古丁皮肤影响相似.与咖啡尼古丁耗尽同类维素矿物质,同种氧化剂,酒精皮肤影响使皮肤严重早衰.
医用酒精涂在人的皮肤上只有杀菌消毒的作用。酒精还能溶解皮肤脂肪。长时间接触酒精会把皮肤上的油脂保护层破坏,使皮肤发白而受损。酒精常常让人感到凉凉的是因为酒精有挥发性,在皮肤的温度下很快就挥发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医疗作用。
经常涂酒精的危害性有皮肤脱水、皮肤过敏、皮肤敏感等。
1.皮肤脱水:酒精具有超强的渗透力,能渗透到细胞体内,导致蛋白质的凝固变性从而使细胞脱水,皮肤逐渐失去弹性。如果经常涂抹酒精,可能会造成皮肤干燥、粗糙、皮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等。
2.过敏:如果患者对酒精过敏,可能会造成皮肤过敏的问题,出现皮肤2红疹、瘙痒等症状。
3.皮肤敏感:酒精涂抹皮肤上可能会分解皮肤的油脂,破坏皮肤本身的水脂膜,导致皮肤变得比较脆弱、敏感。
在做好日常防疫的前提下,不建议皮肤经常涂酒精,如有任何不适需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