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个省份都在讲白酒复兴,但真正在复兴路上走着的没有几个。而在河南的仰韶酒似乎是坐上了高铁,一夜之间在河南大街小巷都有它的身影,仰韶到底经历了什么,能飞速的崛起。
其实仰韶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是经历困难,厚积薄发才能达到现在的这种地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仰韶,究竟是如何豫酒“一霸”的。
仰韶文化浓厚
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酒最早起源于7000年前,而仰韶文化也属于这一段时期,这也是目前最早的中华酿酒文化源头。
时间来到近代,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扬和传承祖辈们留下的酿酒工艺,专门拨款在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南侧,建立了一家国营酒厂。
在1979年,仰韶第一次参加河南省白酒评比,便获得优质酒的称号,还被发了荣誉证书。1984年获得商业部优质白酒的称号,其中38°的仰韶获得全国旅游者最喜爱的低度白酒。在1988年更是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仰韶酒喝仰韶大曲纷纷获得金奖。
而且在豫酒的三次评比中,均获得金花的称号。看上去好像顺风顺水,其实仰韶也有自己的一部辛酸史。
道阻且长
相对于现在主流的浓、酱、清三大香型白酒,陶香型白酒比较小众,再加上自身品牌种类的原因,还有外来酒品牌的强势入侵,导致彩陶坊的发展陷入了瓶颈,开始逐渐衰落。
文化加持,走上复兴之路
仰韶酒在自己独特的陶香型基础之上,开始重点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仰韶频繁亮相各种高端活动,其中组织牡丹花会、赞助皇帝故里,还冠名各种文化节目,与胖东来等大企业合作河南有什么名酒,在生活中的酒便利合作,以此来提升知名度和打造品牌文化。
在经过这种品牌文化的打造之后,仰韶酒在河南开始流行起来,其中彩陶坊系列更是饱受广大酒友的喜爱。
自从彩陶坊系列的诞生,仰韶一路高歌猛进,在2019年营收突破20亿大关,成为了第一家超过20亿的豫酒,毫无疑问坐上了豫酒的头把交椅,成为了豫酒复兴的头号旗手。
其实仰韶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真正的努力去做了,这也证明了一点,如今单单酒质好还不行,还要懂的宣传,只有宣传做好了,品质好的酒“如虎添翼”,才能更好的走下去。但是现如今还有许多酿酒的“犟”人,只懂得做酒质,不太喜欢宣传,导致许多好酒走不出本地,就比如下面两款酒就是“典范”。
风云酱父酒
酿造人名叫李长寿,他的父亲是茅台前厂长李兴发的儿子。
只要说起李兴发,喜欢酱酒的酒友肯定非常熟悉,在上个世纪,茅台酒厂面临着酒体不稳定的问题,当时李兴发为了克服这一困难,经常从早上到晚上都呆在酒库里,还经常劳累过度而晕倒,这样日复一日就是四年,最后终于克服困难,发现了酱香酒的三大典型体。
李长寿选用当地的红缨子高粱,12987大曲坤沙工艺,酿造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坛藏5年,为了使口感更佳,还加入12年老酒。
开瓶瞬间,香气喷涌而出,酒花密集的排列在微黄的酒液之上,浓郁的酱香慢慢的钻入鼻腔,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了。
细品,酒液中的藏匿的酱香在口腔中绽开,醇厚而优雅,绵柔爽净,入喉无辛辣感,忍不住多饮几杯,第二天起来,也不会头疼。
鸭溪窖酒
这款鸭溪窖河南有什么名酒,曾经远销海外,十分的畅销,但后来因为经营的问题逐渐没落。
此酒使用的当地最优质的泉水和粮食,再加上特殊的环境和气候,连续发酵法的加持和特殊的工艺,使得它喝着不口干、不上头。
最为奇特的是它的香型,标的是浓香型,但是喝起来却有着浓头酱尾的风格,为了偏于区分,特赐“鸭溪香”。